梨花村梨
1基本概况
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,属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管辖,原名南庄村,1981年村庄普查时改名梨花村。梨花村总耕地面积5000亩,其中百年以上老果树3500亩,现有新老果树10余万株。
现有农户330户,960口人,以种植果树为生,年果品产量300万斤以上。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,梨花村已发展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村,是北京市唯一的果树专业村。
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东岸,属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管辖,原名南庄村,1981年村庄普查时改名梨花村。梨花村总耕地面积5000亩,其中百年以上老果树3500亩,现有新老果树10余万株。
现有农户330户,960口人,以种植果树为生,年果品产量300万斤以上。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,梨花村已发展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村,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,农民人均纯收入11747.3元,是北京市唯一的果树专业村。农业经济 庞各庄万亩梨园是北京种植面积最大、开花最早、品种最多的古梨树群落,中心区位于该村,现保存百年以上古梨树3万棵,成为全国罕见的平原古梨林群落。该村共有梨树40余个品种,其中树龄已有417岁的贡梨树被皇帝御封为“金把黄”。
据《宛署杂记》记载,明朝万历年间,村内有个姓寇的秀才,此人才学渊博,天文地理无所不晓;三教九流无所不通;诗词歌赋无一不精;吟诗答对张嘴就来。因此,颇受明朝皇帝的赏识,经常被召进宫谈古论今。当地百姓无人敢小视,称此人为“寇大官人”。
一年正值中秋,皇帝把寇大官人召进宫去一起饮酒赏月,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皇帝对寇大官人说:“寇爱卿,今天我让你品尝一样东西,你猜是什么?”寇大官人说:“是月饼吧?”“不对。”说完,皇帝拿出个白皮大水萝卜,对寇大官人说:“朕最爱吃的就是萝卜,这是前天北村进贡来的。这种萝卜白皮绿瓤,名唤‘葱心绿’,又甜又脆,味道极佳。”寇大官人没有急着去接萝卜,反而对皇帝说“陛下,我今天也给您带来一样我们村的特产。”说罢,取出两个梨子放在餐桌上,皇帝接过梨子,放在嘴里一咬,只觉得这梨子比糖还甜,真是味甘色美,香气扑鼻。皇帝问这种梨叫什么名字,寇大官人说:“这就是鸭梨,没有别的名字。”都说聪明莫过帝王家,这明朝的皇帝自打明太祖朱元璋以来,都好对个对,这万历皇帝自然也不例外。他对寇大官人说:“我这里有个上联,你给对个下联。”寇大官人说:“陛下请讲。”只见皇上拿起了那个萝卜,笑吟吟的说:“北村萝卜葱心绿。”寇大官人稍一思索,看见餐桌上剩下的梨子,立即回答:“南庄鸭梨金把黄。”这皇上一听,龙颜大悦,拍手叫绝:“对的好,结构严谨,内容也贴切。好一个‘南庄鸭梨金把黄’。今天朕就封这南庄的鸭梨为‘金把黄’了。从明年开始,萝卜不要进贡了,每年进贡这南庄的金把黄鸭梨吧。”从此,南庄的鸭梨就有了这个不俗的称号“金把黄”。金把黄的种植一直流传至今。
倚仗这万亩梨园和这贡果的名号,梨花村1994年开始举办第一届赏花会、采摘节,万亩梨花竞相争艳,美不胜收,吸引来自各地游人。至今,赏花节已经办到了第十六个年头,梨花村的知名度逐渐提高。在两节的带动下,村中百姓开始搞起民俗接待。近几年来,梨花村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乡村民俗旅游的各项设施建设。目前该村已经建设成为旅游设施完好,服务功能齐全的市级旅游接待村,被北京市评为“京郊发展乡村旅游先进村”。
村党支部在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对本村民俗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,举办了食品卫生、文明礼仪、法律法规、面点烹饪等各类培训班,使500多村民从中受益,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,为梨花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。
截至目前,村内已有民俗旅游接待户60余户。依托一产,挖掘三产,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。生活水平 村内一产带动三产和谐、稳步发展,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,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,农民人均收入在全镇乃至全区处于领先地位。2006年被北京市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,村中18条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,形成了“一路六街通南北,九道二巷穿东西”的格局。并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,按照“一街一品”栽种了石榴树、柿子树、枣树、山楂树等果树,既美化环境,又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。#p#分页标题#e#
村里对水电进行了改造,371户旱厕改成了三格式水冲厕所,并为村民搭建吊炕141座。各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218盏,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。梨花村村民不仅用上了电脑、开上了小轿车,更有的住上了二层小楼。现如今,梨花村已经逐步入小康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老百姓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,在这样环境优美、和谐稳定的氛围中,文明素质也大大提升,原有的陋习逐渐消失,换来的是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。乡村环境 梨花村是梨的故乡。在这里,可以春赏花团锦簇,夏观叶碧荫浓,秋赏果垂金镀,冬看枝挂雪晴。在这里,能看到大自然旖旎的风光。在这里,不仅有人文景观,更有自然景观。那四百多年的“贡树”,至今枝繁叶茂、硕果累累,由它引出的“北村萝卜葱心绿、南庄鸭梨金把黄”的故事更是能让游人找到当年天子的感觉。那自然形成的“梨园十景”,使游人流连忘返,赞赏不绝。春景:春鸟啼晨、梨花春雨、月影银花、烟花香雪;夏景:叶茂荫浓、碧园滴翠;秋景:金果飘香、霜叶流丹;冬景:冰清玉洁、晴雪夕照。无论哪一个季节,留给游人的都是一种情醉。 村庄内整洁的环境,也吸引着游人的目光,整齐的街道成棋盘式格局,道路两边种植各种花草果木,一片片盛开的二月兰起到良好的防尘固沙的作用,各条街道不同的果树在不同的时间开花结果,使人心旷神怡。
村南100米为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,村东8千米为京南野生动物园,村北8千米为骑士公园,游人可以到这里尽情游玩。
2人口
梨花村是个老果树村,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京郊果树最多的村庄。曾经由于梨多,销售成了问题,再加上管理不科学,梨的质量不高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针对果树管理和果品销售的难题,多次到外地进行考察,并在外省市报刊上登了售梨广告,收到很好的效果。村里办了批发市场,招来了不少的客商,当年就在没有经验、知名度不高、场地狭窄的情况下,往东北出售了七个火车皮的杂梨,并且价格每斤平均比往年增加一角钱。解决了卖梨难问题,这是村民一笔很大的收入,百姓无不拍手称赞。党支部认为,关键是为村民服好务。为了避免村民买假药,村里和天津农药厂挂钩,直接进药,以保证农药的质量。
为了提高群众管理果树的水平,村里请了北京农科院的专家及当时乡政府的果树技师定期讲课,进行技术培训,使群众真正掌握用科学管理果树,做到按时浇水、施肥、剪枝、疏花、疏果、套袋等一系列措施,使果品质量和产量逐年提高。
村两委班子非常重视梨花村的发展,对于机遇勇于争取,广纳群言。村两委和谐稳定,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充分肯定、信任和支持,积极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。
近两年,村内更注重群众活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,村内建有健身广场和梨园剧场。健身广场里器材齐全,村民们闲暇时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。梨园剧场经常会有演出活动,吸引着周围几个村子的百姓。业余生活丰富了,村民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,邻里矛盾也减少了,一种和谐淳朴的新风气逐渐形成。
梨花村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,这一带流传着优美的传奇般的民间故事,更有《梨乡传说》一书记载这些传奇的民间故事。村中有两位爱好书画的村民利用自己种植的葫芦作画,制作出新颖别致的旅游纪念品—葫芦烫画,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色彩。现如今,百姓富了、村庄美了、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了,这都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结果,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的具体体现!正如“梨花村村史三字经”中所说:
春赏花,秋采果。旅游业,办得火。农家饭,不一般。
绿食品,色彩鲜。城里人,特高兴。专程来,将钱送。
环境好,饭菜香。游人多,来八方。十八条,硬化路。
道两旁,栽花木。下雨天,不用愁。走出门,上柏油。
改厕所,打吊炕。太阳能,灯光亮。不用电,节省钱。
老百姓,笑开颜。幸福桥,党来架。新农村,现代化。
好日子,已降临。喜煞我,梨乡人。
截止2008年,该村有农户1345户,乡村人口5164人,男性2562人,女性2602人,其中农业人口5164人,劳动力3576人,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43人;该村以汉族为主,是苗族、彝族混居地,其中苗族233人。
3生活水平
村内一产带动三产和谐、稳步发展,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,农民人均收入在全镇乃至全区处于领先地位。2006年被北京市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,村中18条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,形成了“一路六街通南北,九道二巷穿东西”的格局。并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,按照“一街一品”栽种了石榴树、柿子树、枣树、山楂树等果树,既美化环境,又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。
村里对水电进行了改造,371户旱厕改成了三格式水冲厕所,并为村民搭建吊炕141座。各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218盏,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。梨花村村民不仅用上了电脑、开上了小轿车,更有的住上了二层小楼。现如今,梨花村已经逐步入小康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老百姓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,在这样环境优美、和谐稳定的氛围中,文明素质也大大提升,原有的陋习逐渐消失,换来的是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4农业经济
庞各庄万亩梨园是北京种植面积最大、开花最早、品种最多的古梨树群落,中心区位于该村,现保存百年以上古梨树3万棵,成为全国罕见的平原古梨林群落。该村共有梨树40余个品种,树龄已有417岁的贡梨树被皇帝御封为“金把黄”。
据《宛署杂记》记载,明朝万历年间,村内有个姓寇的秀才,此人才学渊博,天文地理无所不晓;三教九流无所不通;诗词歌赋无一不精;吟诗答对张嘴就来。因此,颇受明朝皇帝的赏识,经常被召进宫谈古论今。当地百姓无人敢小视,称此人为“寇大官人”。
一年正值中秋,皇帝把寇大官人召进宫去一起饮酒赏月,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皇帝对寇大官人说:“寇爱卿,今天我让你品尝一样东西,你猜是什么?”寇大官人说:“是月饼吧?”“不对。”说完,皇帝拿出个白皮大水萝卜,对寇大官人说:“朕最爱吃的就是萝卜,这是前天北村进贡来的。这种萝卜白皮绿瓤,名唤‘葱心绿’,又甜又脆,味道极佳。”寇大官人没有急着去接萝卜,反而对皇帝说“陛下,我今天也给您带来一样我们村的特产。”说罢,取出两个梨子放在餐桌上,皇帝接过梨子,放在嘴里一咬,只觉得这梨子比糖还甜,真是味甘色美,香气扑鼻。皇帝问这种梨叫什么名字,寇大官人说:“这就是鸭梨,没有别的名字。”都说聪明莫过帝王家,这明朝的皇帝自打明太祖朱元璋以来,都好对个对,这万历皇帝自然也不例外。他对寇大官人说:“我这里有个上联,你给对个下联。”寇大官人说:“陛下请讲。”只见皇上拿起了那个萝卜,笑吟吟的说:“北村萝卜葱心绿。”寇大官人稍一思索,看见餐桌上剩下的梨子,立即回答:“南庄鸭梨金把黄。”这皇上一听,龙颜大悦,拍手叫绝:“对的好,结构严谨,内容也贴切。好一个‘南庄鸭梨金把黄’。今天朕就封这南庄的鸭梨为‘金把黄’了。从明年开始,萝卜不要进贡了,进贡这南庄的金把黄鸭梨吧。”从此,南庄的鸭梨就有了这个不俗的称号“金把黄”。金把黄的种植一直流传至今。
倚仗这万亩梨园和这贡果的名号,梨花村1994年开始举办第一届赏花会、采摘节,万亩梨花竞相争艳,美不胜收,吸引来自各地游人。至今,赏花节已经办到了第十六个年头,梨花村的知名度逐渐提高。在两节的带动下,村中百姓开始搞起民俗接待。近几年来,梨花村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乡村民俗旅游的各项设施建设。该村已经建设成为旅游设施完好,服务功能齐全的市级旅游接待村,被北京市评为“京郊发展乡村旅游先进村”。
村党支部在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对本村民俗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,举办了食品卫生、文明礼仪、法律法规、面点烹饪等各类培训班,使500多村民从中受益,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接待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,为梨花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。#p#分页标题#e#
截至目前,村内已有民俗旅游接待户60余户。依托一产,挖掘三产,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。
5乡村环境
梨花村是梨的故乡。在这里,可以春赏花团锦簇,夏观叶碧荫浓,秋赏果垂金镀,冬看枝挂雪晴。在这里,能看到大自然旖旎的风光。在这里,不仅有人文景观,更有自然景观。那四百多年的“贡树”,至今枝繁叶茂、硕果累累,由它引出的“北村萝卜葱心绿、南庄鸭梨金把黄”的故事更是能让游人找到当年天子的感觉。那自然形成的“梨园十景”,使游人流连忘返,赞赏不绝。春景:春鸟啼晨、梨花春雨、月影银花、烟花香雪;夏景:叶茂荫浓、碧园滴翠;秋景:金果飘香、霜叶流丹;冬景:冰清玉洁、晴雪夕照。无论哪一个季节,留给游人的都是一种情醉。
村庄内整洁的环境,也吸引着游人的目光,整齐的街道成棋盘式格局,道路两边种植各种花草果木,一片片盛开的二月兰起到良好的防尘固沙的作用,各条街道不同的果树在不同的时间开花结果,使人心旷神怡。
村南100米为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,村东8千米为京南野生动物园,村北8千米为骑士公园,游人可以到这里尽情游玩。
6人文建设
梨花村是个老果树村,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京郊果树最多的村庄。曾经由于梨多,销售成了问题,再加上管理不科学,梨的质量不高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针对果树管理和果品销售的难题,多次到外地进行考察,并在外省市报刊上登了售梨广告,收到很好的效果。村里办了批发市场,招来了不少的客商,当年就在没有经验、知名度不高、场地狭窄的情况下,往东北出售了七个火车皮的杂梨,并且价格每斤平均比往年增加一角钱。解决了卖梨难问题,这是村民一笔很大的收入,百姓无不拍手称赞。党支部认为,关键是为村民服好务。为了避免村民买假药,村里和天津农药厂挂钩,直接进药,以保证农药的质量。
为了提高群众管理果树的水平,村里请了北京农科院的专家及当时乡政府的果树技师定期讲课,进行技术培训,使群众真正掌握用科学管理果树,做到按时浇水、施肥、剪枝、疏花、疏果、套袋等一系列措施,使果品质量和产量逐年提高。
为了使梨花村人早日奔向小康,梨花村几任领导班子对梨花村进行了分析,找出了梨花村的有利条件,利用果品优势,发展旅游事业。
村两委班子非常重视梨花村的发展,对于机遇勇于争取,广纳群言。村两委和谐稳定,村民对村干部的工作充分肯定、信任和支持,积极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。
近两年,村内更注重群众活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,村内建有健身广场和梨园剧场。健身广场里器材齐全,村民们闲暇时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。梨园剧场经常会有演出活动,吸引着周围几个村子的百姓。业余生活丰富了,村民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,邻里矛盾也减少了,一种和谐淳朴的新风气逐渐形成。
梨花村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,这一带流传着优美的传奇般的民间故事,更有《梨乡传说》一书记载这些传奇的民间故事。村中有两位爱好书画的村民利用自己种植的葫芦作画,制作出新颖别致的旅游纪念品—葫芦烫画,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色彩。正如“梨花村村史三字经”中所说:
春赏花,秋采果。旅游业,办得火。农家饭,不一般。
绿食品,色彩鲜。城里人,特高兴。专程来,将钱送。
环境好,饭菜香。游人多,来八方。十八条,硬化路。
道两旁,栽花木。下雨天,不用愁。走出门,上柏油。
改厕所,打吊炕。太阳能,灯光亮。不用电,节省钱。
老百姓,笑开颜。幸福桥,党来架。新农村,现代化。
好日子,已降临。喜煞我,梨乡人。
7基础设施
截止2007年底,该村已实现通水、电、路、电视、电话五通,有路灯,有1154户通自来水,有190户饮用井水,有1344户通电,有1190户通有线电视,拥有电视机农户1193户(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%、89.74%和89.97%);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7户,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1户(分别占总数的57.84%和46.83%);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柏油、水泥路面,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;全村共拥有汽车88辆,拖拉机112辆,摩托车85辆。#p#分页标题#e#
到2007年底,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,装有太阳能农户210户;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,其中有33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,有18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,有8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。
8经济
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殖业和养殖业为主。2008年,农村经济总收入3594.09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元,其中:种植业收入746.14万元,占总收入的8.56%;畜牧业收入731.38万元,占总收入的9.93%(出栏肉猪3939头,肉牛238头,肉羊473头);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1632万元,占总收入的80.61%;工资性收入69.8万元,占总收入的0.86%;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7人(占劳动力的13.19%),在省内务工647人,到省外务工30人,外出务工收入62.99万元。
9文化教育
该村建有小学 1 所,校舍建筑面积 4802.4 平方米,拥有教师 30人,在校学生1195人,距离厂口乡中学2 公里。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85 人,其中小学生1195人,中学生290人。
全村建有文化站10个、业余文娱宣传队 9 个,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。
【梨花村梨】相关小吃
1. 梨花村梨
2. 杏花村酒